国际比赛日之前输给诺丁汉森林,切尔西的稚嫩可见一斑。
所以在本场比赛的赛前接受采访时,波切蒂诺也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切尔西是一支非常年轻的球队,所有人都需要用表现证明自己的实力。
既然如此,主教练在排兵布阵上就更不能出错,因为在接受稚嫩的现实的同时,切尔西也没有时间让大家慢慢成长起来,这个时候,考验的就是教练。
对阵诺丁汉森林的那场比赛,切尔西最大的失误就是将恩佐推上了进攻端。
于是在这场比赛,波切蒂诺将穆德里克直接摆在了奇尔韦尔的位置上,赛前发布会上波切蒂诺就给出了原因:“我们希望能够使用一名更具进攻性的球员”。
这样一来,原本就是假三后卫的战术体系,在这场比赛变得更加清晰,因为你可以直接将科尔威尔视为不助攻的左后卫。
而波切蒂诺想要看到的内容,就是这个样子的:
上半场切尔西距离进球最近的一次射门,也源自于两人之间的配合。
的确,如果使用奇尔韦尔,他很难像穆德里克这样和杰克逊进行相对流畅的配合,更多只能扮演弱侧插上的战术角色。
而在切尔西这边,他们想要的不止于此。
左后卫不上前,穆德里克和杰克逊就成为了这一侧进攻的主角,而在另一侧,斯特林则带着身后的加拉格尔、古斯托等人,成为了右半扇进攻的团队。
一左一右两套进攻班子,在上半场的表现还是可以的。
左侧由于人手较少,戏份不多,主要就是负责辅助进攻,真正的大戏还是斯特林这一侧,他不仅多次利用个人能力进入两线之间,直面伯恩茅斯的后卫线。
而在他的带动下,右路的传中也很有威胁。
第33分钟,此前相对割裂的两个半扇在门前联系到了一起,但加拉格尔的近距离射门还是被内托扑了出去。
所以很显然,切尔西把握不住制造出来的机会,这一毛病还在影响着球队。
即便处于优势局面,始终无法修改比分,也就始终无法改变场上的局势和各自的战术发展,切尔西就始终都需要在进攻和防守中进行艰难的权衡。
因为,伯恩茅斯并非鱼肉。
伯恩茅斯队内的实力派球员分布比较均匀,前场有索兰克,中场有比林,两个大个子球员可以从各自的位置发展出后续的进攻。
尤其是在主场,关键球员的发挥就是强队需要面对的难题。
尤其是这场比赛的索兰克,在蒂亚戈-席尔瓦和迪萨西的面前展现了十足的存在感。
从而很好地串起了两个边路的进攻。
对于主场作战的弱队来说,做到这一点就足够和强队掰掰手腕了。
不过,既然已经和强队掰起了手腕,没有人不想朝着赢球的方向多走一步。伯恩茅斯都会这么想,那就更不用说是切尔西了。
所以在下半场,切尔西明显提升了自己的进攻投入,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上半场还在注重落位的科尔威尔开始大幅前插。
然而就在前插之后的防守里,他便在对手的内切时跟不上脚步,被伯恩茅斯形成了一脚射门。
所以,切尔西的攻守平衡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。
稍微跨过雷池一步,恶果就可能迅速显现,毕竟对手的实力不可小觑,又是在客场作战,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放飞自我。
就是在这样、那样的限制之下,切尔西和伯恩茅斯打成了你一拳我一腿的拉锯战,切尔西能形成攻门,伯恩茅斯转过头来也能。
伯恩茅斯不断地用传中考验切尔西防线,切尔西也是如此。
所以很多时候,你都很难看出来两支球队谁的实力稍强一点,因为双方的攻防质量并没有展现出明显的区别。
就在这样的节奏下,两支球队握手言和。
主场没有输球,伯恩